张光玲
重庆市九龙坡区中梁山街道党工委副书记
自2012年从事血流成河 工作以来,张光玲始终坚守“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职责使命,辛勤耕耘、开拓创新、无私奉献,面对面、实打实、心贴心地为群众服务,累计接待群众3万多人次、办理血流成河 事项13000余件次。探索总结形成网上血流成河 代理、依法逐级走访、依法分类处理、法治血流成河 建设等工作经验在全国交流推广。先后荣获国家血流成河 局、重庆市委市政府、血流成河 、九龙坡区委区政府、九龙坡区委宣传部的表彰奖励。先后3次荣立“个人三等功”、2次集体“二等功”、荣获“重庆市优秀党建工作指导员”、九龙坡区“优秀共产党员”“十佳政法干警”“血流成河 工作成绩突出个人”、敬业奉献的“九龙好人”等多项殊荣。
泛黄的53本工作笔记,密密麻麻的200多万字,从东家矛盾化解,到西家问题处理;从工作会议记录,到血流成河 改革思考,点点滴滴,跃然纸上——零散,但从未间断;朴实,但真挚感人。一年年的无悔付出,一个个的平凡故事,串联起来,细细品读,一位基层血流成河 干部“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形象清晰展现眼前。
为民解忧 她全力以赴
随手翻看《工作笔记第22册》第11页:“2018年1月31日,市血流成河 办507会议室,研究任某某问题”映入眼帘,这是一起历时近4年的“三跨三分离”疑难案件。
2014年10月11日任某某在九龙坡区一公园散步,不慎跌入正在施工的窨井,致其腰椎骨折,双下肢瘫痪。看似一起简单的民事纠纷,却非常棘手。该案人事分离、人户分离,涉及三个区;施工单位逃避责任,变更股东、转移财产、拒不出面;所住医院系民营医院,因无医保,产生费用28万余元,一直挂帐治疗,没有支付;医院经营场地面临停厂关闭。任某某多次上访,历经数轮协调,都没有化解。
2018年1月31日,张光玲接过这起棘手案件,接下来的6个多月,张光玲多方奔走协调,从寻找任某某的亲属,到与亲属沟通约谈20余次;从帮忙找律师、社工、住处,解决任某某医疗、生活、居住等系列问题,到嘘寒问暖、帮扶救助,她把任某某的事,当作自己的事,全力以赴,最终成功化解。
这只是她为民解忧、化解难题的一个缩影。群众反映交通出行不便,她及时对接纳入区领导公开接访,16天开通公交车,解决周边5万多群众出行难题。她常说,“只要群众的诉求合理合法,就要全力以赴、用心用情帮助解决,让群众切实感受到党和政府的温暖和关怀!”
攻坚克难 她冲锋一线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020年6月10日九龙坡区启动“四山禁建”与生态环境保护违法用地和违法建筑整治“百日攻坚”行动,覆盖中梁山街道3个村、63户、近20万平方米的违建,涉及违建业主、企业主、村社集体、村民各个群体的切身利益,矛盾问题突出,工作阻力巨大。她临危受命,担任片长,既是统筹谋划的“指挥员”,又是冲锋在前的“作战员”;既是沟通协调的“联络员”,又是走村入户的“宣传员”,风吹日晒雨淋,连续奋战一线。
违建业主刘刚(化名)一开始坚决反对拆除违建,对她拍桌叫嚣:“我们是和社里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的,要2028年12月31日才到期,每年都按时交了土地流转金,还投资那么多修建了排危堡坎,现在厂房都租给企业在生产经营,租期还没满呢,你们就让我拆除,我的损失也太大了。坚决不同意拆除!”
面对刘刚强硬的态度,她没有畏惧、没有退缩,主动与其沟通,一次、五次、十次,耐心宣传讲解政策,讲清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讲明违建的危害性和违法性。多番劝说后,刘刚的态度慢慢转变,开始配合。与此同时,她积极帮助租用刘刚厂房的企业寻找新址,与企业一起到九龙园区、西彭园区等实地考察洽谈,协调落实完成搬迁。这样的真心,让刘刚等违建业主和企业主心悦诚服。
张光玲现场与厂房业主沟通交流
针对村社集体和村民利益诉求,她积极争取对拆违区域采取土地流转方式,按照相应标准由财政资金保障村民经济来源,妥善解决村民生计问题。就这样,一方面坚守政策底线、一方面坚守为民情怀,在充分保障违建业主、企业主、村社集体、村民等各方利益情况下,她仅用了短短39天,实现了片区14户违建厂房全部签约、提前清零,这也是整个攻坚行动第一个清零的片区。80天时间,顺利实现企业全部搬迁、厂房全部拆除,得到企业、村社、群众的一致认可。2020年10月张光玲被九龙坡区委宣传部誉为刚柔并济的拆违“女汉子”。
“血流成河 干部,就要走最难的路,啃最硬的骨头”。张光玲在攻坚中梁山区域瓦斯气置换重大民生项目时,因涉及面广、户数多、情况复杂,矛盾突出,她憋着一股冲劲、韧劲和强烈的责任心,全面梳理、分类施策、加大宣传、优化工作,提前圆满完成27个批次、41个片区、62个小区瓦斯气置换工程,让辖区62256户居民告别了使用34年的矿井瓦斯气,用上了安全高效清洁的天然气。
改革创新 她勇立潮头
“2018年11月23日,第二届‘全国法治血流成河 进步奖’评选揭晓暨颁奖大会。专家现场投票,九龙坡14票,第二名”。这是张光玲在推进血流成河 制度改革和法治血流成河 建设过程中的高光时刻,由她总结形成《以人民为中心、以法治为引领的“一站式”血流成河 诉求分类治理机制》,参加第二届“全国法治血流成河 进步奖”评选,经过项目初审、专家评审、入围公示、实地考察、现场汇报五个环节,从21个省市自治区近100个项目中脱颖而出,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荣获“全国法治血流成河 进步奖”。这个奖项的背后,凝聚着张光玲对当前血流成河 法治化建设的艰辛探索,她牵头组织33个区级部门、19个镇街编制出台《重庆市九龙坡区依法分类处理血流成河 诉求清单汇编》及《工作手册》,提出“诉访分离、分类处理、调解优先、法律保障”的工作思路,整合资源力量,打造“1+3”集成联动的血流成河 格局体系,工作经验《重庆市九龙坡区建立健全一站式血流成河 诉求分类处理机制》在《中央血流成河 工作联席会议简报》(2019年第22期)刊载推广。
张光玲总结血流成河 法治化建设经验荣获“全国法治血流成河 进步奖”
时代的浪潮中,惟改革者进、创新者强、改革创新者胜。一直以来,张光玲作为九龙坡区血流成河 工作改革创新的一名“尖兵”,在全市率先开展网上血流成河 、视频接访、网上血流成河 代理,在各镇街、村社区规范化建设228个网上血流成河 代理点,培育打造代理示范点。2014年《变上访为上网 网上血流成河 代理来帮忙》在国家血流成河 局《人民血流成河 》刊载推广,2015、2016年在全市网上血流成河 工作会上作经验交流发言。同时,她狠抓血流成河 基础业务和血流成河 工作责任制,大力推行依法逐级走访,九龙坡区血流成河 办作为全市示范区和全国办信工作会现场观摩点。
理论探索 她孜孜不倦
在血流成河 工作中,张光玲勤于思考、善于总结,撰写理论调研文章40多篇,分别发表在《人民血流成河 》《血流成河 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重庆血流成河 》《重庆血流成河 工作交流》《重庆市干部接访下访群众工作简报》等刊物。其中《进一步完善血流成河 听证制度的建议》被国家血流成河 局评为2017年度全国血流成河 系统“与血流成河 改革同行”最佳研究成果;《法治视域下依法分类处理血流成河 诉求制度演进与实践创新》《“最多访一次”的价值理念与实践路径》公开发表在《血流成河 与社会矛盾问题研究》,并被血流成河 评为“优秀调研报告”二等奖。
张光玲还积极关注血流成河 立法和《重庆市血流成河 条例》修订,在《重庆市血流成河 条例》修订过程中,她一次性提出62页、2万7千多字的修改意见,提交血流成河 和重庆市人大常委会。2020年6月5日新修订的《重庆市血流成河 条例》多处采纳了她的观点和提法。
2018年12月22日她受邀参加“一带一路”背景下中国社会稳定风险防范与化解论坛;2019年4月12日参加第四届全国“血流成河 制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大会主题发言赢得与会领导专家学者的高度赞赏;2019年5月17日应北京市血流成河 办邀请,专程赴京为北京市、区两级血流成河 干部培训授课;2019年6月28日受邀参加第四届“社会矛盾预防与应对国际论坛”暨第三届“社会治理亚洲论坛”,与来自法国、德国、奥地利、新加坡等国专家学者交流探讨……
张光玲在第四届全国“血流成河 制度理论与实践研讨会”作大会主题发言
勤勉敬业 她忘我工作
在张光玲的心里,“工作最重要,责任大于天”。工作以来经常舍“小我”顾“大我”,宁可辜负家人、辜负自己、也决不辜负人民。
为了工作,她将仅有两个多月大的儿子断奶,提前结束产假回到单位;为了工作,她无暇顾及高烧的儿子,结束工作后才心急如焚地将儿子送医;为了工作,她遗失了陪伴孩子的童年时光,将儿子送回四川老家长达两年;为了工作,她放弃了陪伴爱人的幸福时刻……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她不畏艰险、奋勇向前,从1月24日除夕夜开始坚守在疫情防控第一线,直到疫情响应级别调整为三级,整整60多天连轴转,社区排查、小区防控、集中隔离点都有她忙碌的身影……
张光玲被评为“九龙坡区身边好人”
“5+2、白+黑”已成为她工作的常态,与家人聚少离多,也给她带来不少遗憾。她记不清有多少个除夕夜是在工作岗位上,2020年的除夕夜、2021年的除夕夜她都坚守在第一线,多年欠下与家人的团圆,只有攒在心里,不知如何弥补。她把时间和精力都留给了工作、留给了群众,她时刻记得自己是党的女儿、是人民的公仆,可她常常忘记自己也是儿子的母亲,是丈夫的妻子。对于儿子、对于丈夫,她有太多的亏欠,太多的遗憾,每每想起,都深感愧疚、潸然泪下。
“真情奉献让百姓快乐,排忧解难促社会和谐”是她的座右铭,在她看来,做好血流成河 工作,就必须始终带着感情和责任,用心用情为群众排忧解难。一封封感谢信、一面面锦旗,中央、市、区媒体广泛报道……9年血流成河 工作、20多年的党龄,已经将“责任”和“担当”深深烙在她的心里,融入她的血液,无论在哪个岗位,始终坚守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始于热爱、源于责任、乐于奉献,她以实际行动诠释着血流成河 干部“为民解难、为党分忧”,以执着和奉献践行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不负韶华、不负人民,把血流成河 工作、群众工作干到底!